停车特征指标:
停车设施的供应和容量,停车需求,停车,步行距离到实际停车次数,平均停车时间,累计停车次数,泊位周转率,停车密度,停车场的利用率,停车集中度指标供给:指内部,外部道路,道路停车位,停车区域可提供最大停车数量(或面积)。停车容量:指定停车区或停车场的最大停车位数。
?
概论
1.泊车场:供各种车辆包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,泊车场在我国指用来停放车辆的空阔场地,泊车库是指用来寄存车辆的建筑物。
2.泊车场,泊车库基本特征:(1)具有能寄存车辆的设备和设备,包含车辆进出口通道、防火、给排水、通风和照明等设备(2)具有办理停放车辆的组织和设备,例如办理室、控制室、体息室和检测室等;
3有必要具有安全性,充分考虑车辆交通流线与行人交通流线的合理设计,避免交通事故的发作(4)型式多样化,如地上泊车场、地上泊车楼、地下泊车库以及机械式立体泊车库等各种型式;巨细规划也不一,泊车泊位数从几辆到几千辆不等。
4.泊车方法:自行式泊车方法,机械式泊车方。
5.泊车场分类:按车辆性质(机动车泊车场,非机动车泊车场),按停放方位(路内,路外),按建造型式(地上,地下,立体),按服务目标(公共,配建,专用),按办理方法(免费,限时免费,收费,指定)
6.路内泊车场:城市路途用地红线内划定的供车辆停放的场地。分为:路上和路旁边。
7.路外泊车场:城市路途用地控制线以外专门开辟兴修的泊车场、泊车库或泊车楼。
8.换乘泊车场:一种设置在轨道交通站、地上公交站以及高速公路旁等交通换乘集散点方位的泊车设备。
9.换乘泊车:为实现小汽车方法向公共交通方法的转变而提供的泊车设备。
10.泊车的负面效应:降低路途通行能力、诱发交通事故、降低城市生机、破坏环境景观。
11.泊车问题的实质:(1)泊车供需不平衡1)泊车设备总量配置缺乏2)泊车供给结构不合理3)泊车设备布局与需求不匹配(2)现有泊车设备未充分利用(3)泊车建设未引起足够的重视(4)泊车办理有待加强
12.路内泊车优缺点:长处: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,可弥补现有泊车设备的缺乏,能满足短时泊车的需要,占用空间较少。缺点:导致路途通行能力降低,引起交通事故增多,形成路途周边环境景观恶化,对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形成不便。
停车调查及停车特性分析
停车调查包括:停车设施供应调查,车辆停放实况调查,停车行为决策调查。 2,停车检验的主要内容:(1)不同时间,不同型号,不同停车时间的停车场数量; (2)现有停车设施的使用状况(停车时间,停车目的等); (3)停车模式(平行,垂直等); (4)平均停车时间; (5)停车位与目的地之间的关系(位置,距离,步行时间等); (6)停车场的使用(停车场利用率,周转率,停车浓度指数等); (7)对停车设施和客货物处理设施的要求,以及对停车和客货运输的限制; (8)规划新停车场的位置; (9)停车场对区域交通流量的影响(10)停车场的运营等.3。停车场实况调查:对停车场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,包括累计停车数量和机车车辆数量每个停车场的平均停车时间分布,停车饱和度,停车周转率,停车模式以及停车位和目的地之间的关系。